尊敬的老师,亲爱的校友们:
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,也是人口资源环境制约加大的矛盾凸显期。要缓解资源、环境的瓶颈约束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,地质工作者担负着更多的责任,地质工作的国家地位日显重要。这是地质工作发展的重要机遇,也是地质事业发展新的起点。地质事业要持续发展,必须依靠教育。地质事业绵绵发展的生命力不仅来自于我们,更来自于后代人对地质事业坚持不懈的努力。
地学教育是地质事业发展的基石,也是保障地质事业兴旺发达的不懈源泉。地质宫是中国地质学家的摇篮,是地球科学的殿堂。五十八年滋兰惠树,五十八年桃李芬芳,地质宫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着一批又一批的地质优秀人材,一批批的地质人从这里整装待发,这支队伍已经绵延了半个多世纪。回想当年,我们从这里获得寻找祖国宝藏的知识和力量,从这里启航,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,用智慧和信念为祖国探寻地下的宝藏,用青春和汗水描绘祖国的地质新图。
如今,祖国的建设事业需要更多的优秀地质人才,我们有责任为母校的发展,为地学人才的培养作出我们的贡献。为此,我们倡导设立了“澳门原材料1688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”。一是为了凝聚广大校友报答母校的情意。我们成就于斯,也将回报于斯,校友的成就是母校的光荣,校友的力量就是母校和后辈莘莘学子发展的基石;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支持后代人对地质事业的追求和梦想,这是我们这一代地质工作者的光荣责任和使命。此情此景,此时此地,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地质教育人才的培养,关注地质事业的蓬勃生发。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,但我们集腋成裘的涓涓细流,可以让我们关怀的情愫与地质事业同在,让杰出的后辈晚学、未来地质事业的中流砥柱能够得到支持和帮助,能够在校友们的关怀和鼓励下大踏步地向前走。我们都是地质事业这株参天大树上的桃李之花,殷勤学子意,报得三春晖,我们有责任让这株大树更加繁荣、茂盛,我们将这种精神回馈给了地质事业,并使之成为地质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,或大或小,但它将溶于地质事业人的血脉之中,代代相传,生生不息。
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的设立,为地学教育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,其深远的历史影响随着时间的迁移,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推动作用。自基金设立以来,我们就不断地收到来自海内外各界校友的慷慨捐赠和美好祝愿,目前已获捐赠300余万元人民币。大江南北,长城内外,遍布祖国各地的校友纷纷为这件盛事击箸高歌,地院人的拳拳之心让我们感动不已。
仰望苍穹,星移斗转,浩瀚环宇,星光璀璨。与天地共存,与日月同辉,折射着地质人的博大胸怀;无尽探索,追寻真理,映衬着地质人的崇高精神品质;脚踏实地,孜孜以学,彰显着地质人的质朴性格。我们为成为地质人感到骄傲,更为作为地院人而备感无尚的光荣和自豪。今天,当我们扬起地质新征程的风帆时,既为名誉而来,更为凝聚与奉献而归。梦想从地院唱响,光荣于四海激荡,树对根的回忆如今已化作时代的号角,激励着我们不辱使命,勇往直前,追求卓越,再造辉煌。地院心,大地魂,魂牵梦绕,总是情。数不尽万物沧桑、时光流变,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。地院情思永远是我们校友心中不泯的主题与希冀。为地院,为事业,为未来,行动起来吧!
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,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,……。有一种眷恋,从青丝直到白头;有一种心愿,是你我才能共有。一日曾经地院人,一生长系地质情。五湖的老校友、四海的地院人,让我们的情感和力量在这里凝聚,让我们的目光和希望在这里交汇,见证地质人才的成长与壮大,感受地质事业的成功与辉煌。
二○一○年六月